<佇公佈欄下跤>
選文
注釋
題解
這首詩收錄佇《土地的歌》(1985 年),是一首寫實詩。原題目是 <在公佈欄下腳>,這馬按照教育部《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》修改。
本詩書寫一間公司咧欲倒店進前貼出來的告示,勞工小人物著愛面對予人辭頭路的命運。佇這首詩內底,公司的「公告」代表頭家,彼是代表「資方/獨裁者」彼爿所發出來的語言,𪜶講的就準算,無欲回應任何人,詩內底用華語來書寫。佇每一行華語公告下面,就有一逝「勞工/基層百姓」家已佇心內踅踅唸的話語,𪜶講的話無人會出來解說,勞工家己嘛無能為力,詩內面用臺語發音來呈現。
本詩用「華語/臺語」對照的形式,將資方的無情佮勞工怨嘆的心聲攏表達出來,用這種矛盾、對立囥做伙的方式,所營造出來的批判印象,會予讀者誠深刻的感受。
作者
向陽,本名林淇瀁,臺灣南投人,1955 年 5 月 7 日出世。中國文化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日文組畢業,美國愛荷華大學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(國際寫作計劃﹚邀訪作家,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,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。捌得過吳濁流新詩獎、國家文藝獎、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、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、榮後臺灣詩人獎、臺灣文學新詩金典獎、金曲獎傳藝類最佳作詞人獎等獎項。伊嘛捌擔任 《自立晚報》副刊主編、《自立晚報》、《自立早報》總編輯、《自立早報》總主筆、《自立晚報》副社長兼總主筆。2021 年佇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退休。
伊有寫誠濟學術論著:《書寫與拼圖: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》、 《場域與景觀:臺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》、《照見人間不平:臺灣報 導文學史論》;詩集:《亂》、《向陽詩選》、《向陽台語詩選》、《十行集》、《土地的歌》、《歲月》《四季》;散文集:《寫字年代》、《臉書帖》、《安住亂世》、《日與月相推》、《跨世紀傾斜》、 《暗中流動的符碼》、《流浪樹》、《在雨中航行》、《世界靜寂下來的時候》、《一個年輕爸爸的心事》;評論集:《浮世星空新故鄉》、 《康莊有待》、《迎向眾聲》;時評集:《為臺灣祈安》等等。
問題與討論
1.為啥物作者想欲用這種「華語/臺語」對照的形式來創作這首詩?伊敢有啥物特別的用意,請講出家己的想法。
2.這首詩內面有一句話「上個月虧損已達一千數十萬,(我目睭有問題無?明明聽講是趁啊!根據頂下文來看,請問公司有可能是趁錢抑是了錢?
3. 這首詩內面有一句話: 「本公司決定照勞動基準法資遣員工,(我做二十外年的退休金呢? 詩內底寫雖然講公司有欲照勞動基準法來處理,毋過是按怎詩內底又閣寫著員工心內問講「退休金呢?」照這首詩的寫法,員工敢領會著退休金?為啥物?
賞析
詩人向陽咧創作這首詩的時陣,臺語現代詩閣是一種「非主流」 的文學。向陽使用兩種語言排做伙、囥鬥陣的寫法,用對照的形式,將資方的無情佮勞工的怨嘆攏表達出來,這是一種誠高明的實驗性的寫法。
咱對這兩組的華臺語「文字/語言/聲音」,透過形式上的「頂懸/ 下跤」、「華語/臺語」的安排,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對照佮對話, 將「資方/頭家」惡意的倒店佮勞工的無奈和無所在討八道的心境,表現甲盡磅大。員工的自言自語,雖然有詩人替 in 發聲,毋過顛倒呈現出一種受壓迫的、內向的心理思考。詩人用上蓋簡單的白話描寫 員工的心內話,無用足深的話語,只是用一般人平常時仔會講的話來寫,就按呢,一个小人物的真面貌就活跳跳出現佇咱的面頭前。
其實,佇這馬的臺灣社會,每一个人攏會聽著半華語半臺語的語言現象,臺語華語透濫並存,和諧相處的情形,嘛是代表咱臺灣人有寬容心,有腹腸。這佮過去民國 60、70 年代彼種『國語獨大』的社會氣氛,已經大大無仝矣。這馬的臺灣,已經袂閣有「講華語的八司」 佮「講臺語的辛勞」無法度溝通的情形。咱咧享受現此時的自由佮民主成果的時,嘛應該愛了解過去的臺灣,其實捌有一段誠艱苦的時間,捌有一段講華語佮講臺語的人無法度對談的年代。咱看這首詩,更加愛珍惜咱這馬這種互相尊重的時代,咱袂使閣行回頭的路,咱嘛袂使予「佇八佈欄下跤」的情形閣再發生。「互相尊重」,應該就是作者 寫這首詩上蓋向望的代誌矣。
學習單
「臺灣好諺語」任務:每一句華語的解釋,攏有相對應的臺灣諺語, 請將適合而且相對應的臺灣諺語寫佇華語的下跤
臺灣諺語 A.好心予雷唚。Hó-sim hōo luî tsim. B.好也一句,歹也一句。Hó iā tsi̍t kù, pháinn iā tsi̍t kù. C.好好鱟刣甲屎那流 Hó-hó hāu thâi kah sái ná lâu. D.好田地不如好子弟。Hó tshân-tē put-jû hó tsú-tē. E.好囝毋免濟,濟囝餓死爸。Hó kiá nn m̄-bián tsē, tsē kiánn gō-sí pē. |
請將相對應的臺
1 | 指一句話會影響人一輩子。勸人說話要把握分際。 |
2 | 比喻不會做事,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|
3 | 有萬貫家財,不如有優秀的下一代 |
4 | 比喻小孩不必多,能孝順父母最重要。 |
5 | 比喻好心沒好報。 |